疫情三年 臺灣觀光建設、行銷並未止歇
10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,交通部觀光局一直與產業站在一起,做產業最堅強的後盾,超前部署、穩妥有序推動各項防疫、紓困、振興措施,掌握疫後旅遊趨勢,研提「疫後新常態旅遊行動方案」,持續引導觀光產業配合政策為疫後觀光做準備;並透過前瞻基礎建設等計畫,攜手地方積極以「打造魅力景點、整備主題旅遊、優化產業環境、推展數位體驗、廣拓觀光客源」5大策略串聯旅遊帶,建立17個觀光圈平台,運用產業聯盟,推展區域旅遊品牌,並已維持穩定國民旅遊熱度,展現臺灣觀光的韌性,也為疫後的國際旅遊市場創造旅遊亮點。
在國際行銷亦未懈怠,疫情間,仍致力維持雙邊觀光交流熱度,舉辦「臺韓觀光交流會議」、「臺日觀光高峰論壇」、「臺越觀光合作會議」等;多項軟硬體建設榮獲國際獎項肯定,以 及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及全球百大綠色目的地永續故事獎殊榮,透過國際永續獎項,與世界接軌。
一、超前部署、整體旅遊市場持續朝正向發展
(一) 觀光產業人力歸隊。
推動以訓代賑之人才培訓、入境旅行社紓困等措施,有效穩定觀光就業人數。112年6月從業人力22萬2,714人已超疫情前21萬4,937人水準。
另自109年4月至111年10月12日協助逾91.8萬人入住防疫旅宿,有效降低社區感染風險,維護國人健康。
(二) 振興國旅,111年恢復疫前規模,112年第一季更優於預期。
依據「臺灣旅遊狀況調查」,111年12歲以上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為1.69億旅次,較110年1.26億旅次成長33.8%,與疫情前108年相當,顯示國人國旅量能已恢復至疫情前之水準。推出悠遊國旅補助期間(111年7月15日至12月15日),下半年旅次約0.9億旅次明顯增加,並超出108年疫情前下半年0.8億旅次之水準。
另依據112年調查初步結果顯示,112年第1季12歲以上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約達6千萬旅次,較108年同期4,977萬旅次成長21%,顯示國旅市場恢復快速優於預期。
(三) 觀光產業疫後已見復甦,觀光遊樂業及旅宿業更勝以往。
1.旅行社(含分公司)家數已回升,截至112年6月計達3,974家。
2.觀光遊樂業穩定發展,疫情期間仍增加2家,已達27家。
3.疫情期間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家數雖有下降,但民宿家數持續增長,至112年6月旅宿業家數達近年高峰,為14,581家。
二、打造國際魅力景點,串連區域旅遊
疫情3年期間,與地方政府攜手打造優質旅遊環境,在觀光前瞻及體驗觀光等計畫,近期全國的觀光工程計有11案觀光建設獲得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及公共建築景觀園冶獎,顯見觀光前瞻、體驗觀光兩大計畫對於開發及串聯國內旅遊新景點已見成效,將持續深耕臺灣觀光好魅力。
三、國人及外籍旅客增加,帶動旅館住宿率提升
(一) 112年住客人次較111年成長37%,已恢復疫前108年的9成5,已接近疫前狀況。
(二) 112年觀光旅館客房住用率較111年成長51%,恢復疫前8成9;旅館業112年較111年成長26%,亦恢復疫前8成9,顯示國境開放後已逐漸復甦。至民宿部分,112年較111年成長16%,且較108年成長13%,受疫情影響不顯著。
(三) 另為鼓勵國人在國內旅遊,協調旅宿業者提供平日住宿、跨業合作、優惠促銷等方案,吸引不同族群入住消費,也鼓勵消費者利用平日出遊住宿,享受較優惠之住宿價格。
四、邊境解禁,國際宣傳全面啟動
在國際行銷亦未懈怠,疫情間,仍致力維持雙邊觀光交流熱度,舉辦「臺韓觀光交流會議」、「臺日觀光高峰論壇」、「臺越觀光合作會議」等;多項軟硬體建設榮獲國際獎項肯定,以 及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及全球百大綠色目的地永續故事獎殊榮,透過國際永續獎項,與世界接軌。
一、超前部署、整體旅遊市場持續朝正向發展
(一) 觀光產業人力歸隊。
推動以訓代賑之人才培訓、入境旅行社紓困等措施,有效穩定觀光就業人數。112年6月從業人力22萬2,714人已超疫情前21萬4,937人水準。
另自109年4月至111年10月12日協助逾91.8萬人入住防疫旅宿,有效降低社區感染風險,維護國人健康。
(二) 振興國旅,111年恢復疫前規模,112年第一季更優於預期。
依據「臺灣旅遊狀況調查」,111年12歲以上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為1.69億旅次,較110年1.26億旅次成長33.8%,與疫情前108年相當,顯示國人國旅量能已恢復至疫情前之水準。推出悠遊國旅補助期間(111年7月15日至12月15日),下半年旅次約0.9億旅次明顯增加,並超出108年疫情前下半年0.8億旅次之水準。
另依據112年調查初步結果顯示,112年第1季12歲以上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約達6千萬旅次,較108年同期4,977萬旅次成長21%,顯示國旅市場恢復快速優於預期。
(三) 觀光產業疫後已見復甦,觀光遊樂業及旅宿業更勝以往。
1.旅行社(含分公司)家數已回升,截至112年6月計達3,974家。
2.觀光遊樂業穩定發展,疫情期間仍增加2家,已達27家。
3.疫情期間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家數雖有下降,但民宿家數持續增長,至112年6月旅宿業家數達近年高峰,為14,581家。
二、打造國際魅力景點,串連區域旅遊
疫情3年期間,與地方政府攜手打造優質旅遊環境,在觀光前瞻及體驗觀光等計畫,近期全國的觀光工程計有11案觀光建設獲得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及公共建築景觀園冶獎,顯見觀光前瞻、體驗觀光兩大計畫對於開發及串聯國內旅遊新景點已見成效,將持續深耕臺灣觀光好魅力。
三、國人及外籍旅客增加,帶動旅館住宿率提升
(一) 112年住客人次較111年成長37%,已恢復疫前108年的9成5,已接近疫前狀況。
(二) 112年觀光旅館客房住用率較111年成長51%,恢復疫前8成9;旅館業112年較111年成長26%,亦恢復疫前8成9,顯示國境開放後已逐漸復甦。至民宿部分,112年較111年成長16%,且較108年成長13%,受疫情影響不顯著。
(三) 另為鼓勵國人在國內旅遊,協調旅宿業者提供平日住宿、跨業合作、優惠促銷等方案,吸引不同族群入住消費,也鼓勵消費者利用平日出遊住宿,享受較優惠之住宿價格。
四、邊境解禁,國際宣傳全面啟動
- 新聞來源:交通部
-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