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論壇》鄭仲嵐/路途遙遠的《廣島願景》

二次大戰時,美軍在1945年8月分別於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。廣島有數千人當場死亡,共計約14萬人於當年內死亡。(圖/美聯社/達志影像)
[NOWnews今日新聞] G7廣島峰會後的儀式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,6日在廣島參加原子彈投下紀念中樞儀式。1945年的這天,美軍在廣島投下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,造成無數平民傷亡。身為來自廣島的首相,岸田在典禮上再度強調使用核武的悲慘過去不能重現,在世界上目前仍面臨核武威脅的同時,岸田希望廣島的經驗,能夠提醒大國們不要採取錯誤核武決策。

這場儀式也是在七大工業國(G7)後,首次舉辦的中樞儀式,也是新冠疫情4年後,能回到正常規模舉辦。典禮上列席的原子彈受害者、家屬以及「孩童代表」等,總共約5萬人參加,重新回到盛大的場面。在8點15分,也是原子彈投下的時刻,全體一起進行5分鐘默哀。
儀式中,岸田文雄也在發言時稱,他的目標是未改變,是想呈現一個沒有核武的世界。只是他也坦承,這個難度「比以前還要更難上一層了」,在提及G7峰會上與各國領袖對談的成果之餘,岸田也回顧其所提倡的《廣島願景》,認為這個願景「讓廣島舉辦峰會變得相當有意義」。
《廣島願景》是本屆G7峰會上,各國領袖所彙整出的願景。其中內容也包括朝向削減核武等做出更多努力,包括盡速擬定禁止核試驗條約、或是禁止生產核武用的核分裂性物質條約等。只是話鋒一轉,岸田也認為在面對世界上持續不斷的核武威脅同時,保有適度地「核抑制力」也是相當重要的。
與願景相悖的現實
然而現實在於,岸田在倡導《廣島願景》之時,這幾年全世界的核武威脅卻是不減反增。以俄烏戰爭來說,俄羅斯在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兵起,時不時就端出核武來當作最後手段。由於烏克蘭非北約成員,自然也沒有受到北約所謂「核保護傘」照應,自然也成為俄羅斯大膽進攻並威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其中,美國與俄羅斯間原先唯一的軍事協議,也是削減戰略武器的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」(新START),也被俄羅斯在2023年2月單方面宣布暫停。眼看著就要迎來2026年2月的更新期限,至今仍是位有一絲一毫進展外,俄羅斯也在6月後將戰術核武器部屬在白俄羅斯境內,局勢只有愈來愈危險。
同樣在北韓方面,領袖金正恩也持續加快武器開發的步伐。自從2022年以來,北韓持續各項飛彈的開發與試射,其中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進程,已經比想像中還要快上許多。為此,在7月的美韓軍演時,美國時隔約40年再度派遣戰略核子動力潛艇到韓國,可以想像美國對於北韓的第七次核武試驗等已經是不敢大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