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:千年古都盡顯光影魅力
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、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,有著無數值得訴說的故事,為影視作品創作提供不竭靈感。20世紀80年代,發端於西安的「西部電影」亮相國際大銀幕,為中國電影捧回眾多國際獎項。如今,在影視與文旅「雙輪」驅動下,西安故事在螢屏上演,光影中的西安豐富了城市文化氣韻。
在大雁塔的東北方向,一條「星光熠熠」的大道兩旁立滿了各式獎盃雕塑,記錄著屬於中國電影的高光時刻:《紅高粱》捧回了中國電影第一座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;《老井》獲得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麒麟獎……

在白鹿原影視城內,演員表演實景旅遊演藝《二虎守長安》。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
這裏是西部電影集團,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西安電影製片廠。曾經是西部電影的策源地,新時期的西影集團成長為影視協同文旅和傳媒「一體兩翼」發展的影視「航母」。在老廠區基礎上打造的「電影圈子·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」裏,文藝氣息濃郁的電影主題產業園吸引市民和遊客參觀「打卡」,40餘家入駐於此的影視企業享受著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。
6年來,西影集團影視劇投資累計超過3億元,影視主業收入增長到1億多元。其中,西影集團參與出品的電視劇《裝臺》,以充滿人間煙火的溫情溫暖了普通勞動者的心。陝西普通話、秦腔、特色美食、西安城牆、大唐不夜城等地域元素在劇中巧妙展現,讓觀眾對西安心生嚮往。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說:「這部作品每一個人的精神走向都是指向真善美,這就是它的正能量,這就是它現實主義的力度。」
展現現實生活,傳遞真善美是「西安出品」影視作品的創作追求。近年來,西安加強「大戲大劇大作」創作生產,先後成立舞臺劇、電視劇、文學、音樂、曲藝、廣播劇等創作基地,聚力打造「西安影視」品牌。去年,電視劇《裝臺》《功勳》、電影《柳青》《秀美人生》等多部西安參與出品的影視作品獲得中宣部「五個一工程」獎。
依託城市優渥的營商環境,西安加速資源整合、引入影視企業,培育產業鏈發展。在西鹹新區,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吸引了226家註冊企業,累積培育孵化規模以上企業19家,累計註冊資本金超20億元,覆蓋了劇本創作、投資策劃、拍攝製作、宣傳發行、衍生品開發等影視文化全產業鏈。
「基地總是能第一時間為企業解決工商、稅務和扶持政策申報中的各種疑難問題,全方位服務我們的專案孵化、運作以及政策申報,因此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企業入駐。」入駐企業陝西小樂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維軍說。
根植於地域文化特色元素,西安的影視作品閃耀螢屏與銀幕,帶動當地旅遊、文創、美食等火遍全國。融入電視劇《長安十二時辰》IP、由原班美術團隊制景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,沉浸式展現唐朝市井文化,讓遊客走進電視劇中構建的唐長安城,所見所聞、所玩所樂,盡是唐風唐韻,開業一年來,街區累計接待遊客量超過200萬人次,日均客流超7000人次;拍攝過《白鹿原》《裝臺》《柳青》等多部影視作品的白鹿原影視城,在陝西關中地區民俗特色濃郁的村落中,旅遊演藝帶領遊客參與其中與演員「飆戲」,夜晚的全沉浸光影秀《夜譚·白鹿原》讓遊客用全新視角和體驗領略《白鹿原》的文化內涵……
陝西省電影行業協會會長趙安表示,從歷史文化到地方民俗再到市井生活,西安擁有豐富旅遊和影視攝製資源,如今影視作品與旅遊消費場景「跨界」融合,為文旅和影視雙向賦能。(新華社記者蔡馨逸)
在大雁塔的東北方向,一條「星光熠熠」的大道兩旁立滿了各式獎盃雕塑,記錄著屬於中國電影的高光時刻:《紅高粱》捧回了中國電影第一座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;《老井》獲得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麒麟獎……

這裏是西部電影集團,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西安電影製片廠。曾經是西部電影的策源地,新時期的西影集團成長為影視協同文旅和傳媒「一體兩翼」發展的影視「航母」。在老廠區基礎上打造的「電影圈子·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」裏,文藝氣息濃郁的電影主題產業園吸引市民和遊客參觀「打卡」,40餘家入駐於此的影視企業享受著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。
6年來,西影集團影視劇投資累計超過3億元,影視主業收入增長到1億多元。其中,西影集團參與出品的電視劇《裝臺》,以充滿人間煙火的溫情溫暖了普通勞動者的心。陝西普通話、秦腔、特色美食、西安城牆、大唐不夜城等地域元素在劇中巧妙展現,讓觀眾對西安心生嚮往。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說:「這部作品每一個人的精神走向都是指向真善美,這就是它的正能量,這就是它現實主義的力度。」
展現現實生活,傳遞真善美是「西安出品」影視作品的創作追求。近年來,西安加強「大戲大劇大作」創作生產,先後成立舞臺劇、電視劇、文學、音樂、曲藝、廣播劇等創作基地,聚力打造「西安影視」品牌。去年,電視劇《裝臺》《功勳》、電影《柳青》《秀美人生》等多部西安參與出品的影視作品獲得中宣部「五個一工程」獎。
依託城市優渥的營商環境,西安加速資源整合、引入影視企業,培育產業鏈發展。在西鹹新區,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吸引了226家註冊企業,累積培育孵化規模以上企業19家,累計註冊資本金超20億元,覆蓋了劇本創作、投資策劃、拍攝製作、宣傳發行、衍生品開發等影視文化全產業鏈。
「基地總是能第一時間為企業解決工商、稅務和扶持政策申報中的各種疑難問題,全方位服務我們的專案孵化、運作以及政策申報,因此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企業入駐。」入駐企業陝西小樂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維軍說。
根植於地域文化特色元素,西安的影視作品閃耀螢屏與銀幕,帶動當地旅遊、文創、美食等火遍全國。融入電視劇《長安十二時辰》IP、由原班美術團隊制景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,沉浸式展現唐朝市井文化,讓遊客走進電視劇中構建的唐長安城,所見所聞、所玩所樂,盡是唐風唐韻,開業一年來,街區累計接待遊客量超過200萬人次,日均客流超7000人次;拍攝過《白鹿原》《裝臺》《柳青》等多部影視作品的白鹿原影視城,在陝西關中地區民俗特色濃郁的村落中,旅遊演藝帶領遊客參與其中與演員「飆戲」,夜晚的全沉浸光影秀《夜譚·白鹿原》讓遊客用全新視角和體驗領略《白鹿原》的文化內涵……
陝西省電影行業協會會長趙安表示,從歷史文化到地方民俗再到市井生活,西安擁有豐富旅遊和影視攝製資源,如今影視作品與旅遊消費場景「跨界」融合,為文旅和影視雙向賦能。(新華社記者蔡馨逸)